收起工具时间不限所有网页和文件站点内检索
搜索工具
百度为您找到以下结果

文物等级最高的汉碑展在上海展出,今天,我们如何欣赏汉碑?

2023年10月30日 “因不同收藏、装裱,进入不同‘朋友圈’的题跋、钤印,碑帖拓本没有‘同款’,这是金石学的魅力所在。”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、碑帖专家,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仲威介绍,汉代石刻,...
播报
暂停

不起眼的文物耐人咀嚼的人情世故

2024年3月30日 如今这带钩也成相思物,入土两千多年,也将浪漫归于一抔黄土。《太平广记》里记载过一个故事,陈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,才貌双绝。夫妇二人身逢战乱之际,恐...
播报
暂停

一周观展指南|从杭州到东京,看两宋审美的绵延

2023年9月10日 展览以时间为轴,将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茶文化穿插交织,呈现出不同时期中国与亚洲各地的饮茶文化特色,两者交相辉映,相映成趣。 礼记·中原商周礼乐文明展 地点:良渚博物院 展期:202...
播报
暂停

林散之临碑帖选|隶书|礼器碑|张迁碑|米芾|乙瑛碑_网易订阅

2022年5月16日 林散之临碑帖选 林散之(1898—1989),名霖,又名以霖,字散之,号三痴、左耳、江上老人、半残老人等。生于南京市江浦县,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。自幼喜欢书画,32岁时,经张栗庵介绍,赴上...
播报
暂停

谁在《祭侄稿》旁写起了小楷?

2023年2月19日 徐乾学(1631-1694),字原一、幼慧,号健庵、玉峰先生。江苏昆山人,顾炎武外甥,与弟元文、秉义皆官贵文名,人称昆山三徐。康熙九年(1670年)进士第三(探花),官至刑部尚书。曾主持编修《...
播报
暂停

搜碑记:“此碑杂篆、隶、俗体,错综变化,亦别开生面”

2024年1月6日 从北魏开始,在一些碑刻墓志作品中,往往是楷书间杂篆隶字形。但是,其篆书多非标准小篆,隶书亦非标准之隶(汉隶),俚俗篡改者多,字形增损、笔画移位、讹误以及通假等现象亦大量存...
播报
暂停

《中国书法史》:东晋隶书的“分化”与“类化”及其“变态...

2023年5月31日 《中国书法史》:东晋隶书的“分化”与“类化”及其“变态现象”这一篇我们把东晋铭刻书迹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合在一起读,即先说由家族墓志看东晋隶书的“分化”与“类化”,再说东晋...
播报
暂停

十大名碑帖和他们的印本 (下) - 知乎

2019年9月13日 中国法书选42-颜勤碑,质量很好,黑白印本(但在印刷拓本时,这没有什么问题)。 上海书画出版社“中国碑帖名品”。非坑沿的初拓,拓印俱佳,在这两方面属市面各本颜勤礼中的佼佼者,仅次...
播报
暂停

《中国书法史》:东汉,碑刻的演变和形制

2023年1月25日 在汉代,贵族、官僚和地主、士人也有在墓中放设单块墓志的。能见到的单设石质墓志最早实物,是东汉延平元年(106)九月十日葬之《贾武仲妻马姜墓记》。志文约一百八十多字,散文,...
播报
暂停

纪念|施蛰存先生诞辰118周年,再读《北山楼金石遗迹》

2023年12月17日 蛰居北楼斗室,在生活中虽然是沉寂的,但在精神上却是愉悦的,施蛰存几乎过着乾嘉诸老的闲雅生活,醉心于金石碑帖的搜罗、考证和释意。他每得一碑,就会为其作议论评骘。现在反观...
播报
暂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