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工具时间不限所有网页和文件站点内检索
搜索工具
百度为您找到以下结果

文徵明小楷《草堂十志》:法度有余而天趣不足

2023年7月14日 文徵明认为书法的好坏,首先得合乎法度,不可任笔漫书。他在《跋李少卿帖》中他说: “凡运指凝思、吮毫濡墨、与字之起落转换、大小、向背、长短、疏密、高下、疾徐、莫不有法”。...
播报
暂停

这件“小兰亭序”,没10年功力很难看懂,行书写到这就算到头...

2023年6月5日 《韭花帖》是连接唐宋书法的重要桥梁,苏轼、米芾等人都是学它,并且他们十分称道杨凝式的书法,行书写到他这里算是到头了。清末民初书法家李瑞清就说“杨景度(凝式)为由唐入一宋...
播报
暂停

故宫禁止展出的小楷,由一位“监考官”所写,500年来无出其...

2024年2月5日 好在嘉庆年间,有一位“进士”,在科考过程中,发现了“馆阁体”的问题,重新回归“古法”,写出了典雅醇和的小楷,受到世人追捧。 此人就是号称“500年第一小楷王”的郭尚先,嘉庆十四年(1...
播报
暂停

藻鉴之羽的微博_微博

铁龙帖即杨维桢《煮茶梦记》,因首句“铁龙道人卧石床”而名,是元末与茶有关的小品名篇。印本后面的罗振玉、内藤湖南题跋对祝此作评价甚高,而博文堂印本也比较细腻地表现出了绢本墨迹之美。此书底...

文徵明87岁写的蝇头小楷,最小字仅3毫米,用放大镜才看得清!

2024年1月29日 在辽宁省博物馆,珍藏着文徵明87岁时抄写的一部佛经,这件作品全卷5000余字,单字大小不足1厘米,最小的仅有3毫米,如果不用放大镜,我们很难看清。联想到这并不是打印,而是文一笔...
播报
暂停

祁小春 | 实物文献中所见的《兰亭序》

2024年4月9日 然而问题是,撰写人不知某事或不能预知某事何时发生,与记不住某事是有本质区别的。王羲之书《兰亭序》又何必要先空“癸丑”待日后补书呢?这或许可以解释为:王羲之当时临文微醺,真的在...
播报
暂停

你若敢学这些冷门碑帖,写字和别人肯定不一样!|楷书|行书|...

2024年3月30日 此碑书法瘦劲妍媚,华美典丽,上承褚体纤骨,下开瘦金体劲秀。可以说这是薛氏书法由虞世南书体转向褚遂良书体的一种反映。此碑为薛稷的代表作,碑帖书法挺劲犀利、娟秀华润。 6、李邕《...
播报
暂停

86岁,依然还能写不足0.5cm蝇头小楷!而且,这么美!

2022年7月26日 《离骚经》笔画坚挺刚健,结构匀称端庄。在《离骚经》作品后面,有一段鹿坪获观记云:“文待诏小楷有明代书家之冠,此又文书小楷之冠,洵至宝也。”从这段跋语中,我们可以得知文徵明小楷...
播报
暂停

读书|分享三十年碑帖鉴藏的奇闻趣事——“仲威漫谈碑帖:鉴...

2023年3月8日 不难理解,为什么自新书出版,这本轻巧的小书能引起了碑帖爱好者之外的人的关注。老专家联合新平台,馆藏资源“活起来”值得一提的是,本书的出版不仅是中国碑帖研究的“破圈”,更...
播报
暂停

说古道今 | “吴中今古老人科,比似徵明定若何”——沧浪亭...

2021年12月14日 文徵明小像碑,乾隆十九年(1754)九月立,原在文待诏祠。文待诏祠,在苏州府学东、沧浪亭北,乾隆十七年(1754)建成,与其前韩雍祠交相辉映。建造文待诏祠的目的,是供奉乾隆御书匾额、御...
播报
暂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