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工具时间不限所有网页和文件站点内检索
搜索工具
百度为您找到以下结果

胸中有文 书乃可贵——刘炳植书法

2022年4月21日 刘炳植自幼秉承家学,得到父辈的指引教诲,修炼翰墨,取法碑帖,尚古求真诀,通过劲写千钧逸动流水的笔法铺陈,真正实现了透过书法传承文化的崇高目标。 刘炳植是一位碑帖双修,既得翰墨筋...
播报
暂停

《读书》新刊 | 薛龙春:“二王之外”的书法还是书法吗?

2024年4月1日 此外,集大成的核心是碑帖融合,但二王时代的掌指之法与后来的提按用笔之间方圆凿枘。帖学讲究“势”,讲究巧力,“举弱腕,动纤指”,用笔依赖于书家的手感,一搨直下、钩锁连环,不仅点画...
播报
暂停

2021年中书协高研班笔记 五十 (碑学兴起对行草书的影响!)

2022年1月30日 程瑶田跋《争座位帖》 同时,清代碑学兴起之于书法史的发展来说,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行草书乃至整个书法领域的审美境界,突破了“行草书就是帖学、篆隶楷书就是碑学”的思维定式,使得...
播报
暂停

让石头“说话” 房山考古专家耗十年著成875件碑刻通志

2022年8月29日 而庸器渐缺,故后代用碑,以石代金,同乎不朽,自庙徂坟,犹封也。”杨亦武介绍,碑刻的类型繁且多,按碑载及内容划分,常见的有功德碑、寺观碑、墓碑、诗文碑及其他纪事类碑刻,...
播报
暂停

于明诠 | 、帖之争与墓志书法审美

2024年4月2日 一、碑、帖及碑帖之争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,作书的材料无非两大类,一是丝帛,二是竹木,故有“书于帛者曰帖,书于竹木者曰简册”的说法。造纸术发明之后,帛与缣素及纸并用于书写,而...
播报
暂停

发掘碑刻文献中的文化基因

2022年5月20日 从文体角度观察,碑刻文献可以丰富古代文学的体裁,增加碑志、造像记、买地券等文体。从语言发展角度观察,可以发现碑刻文献中产生的典故语言丰富了写本文献的词汇。推动中华传统文...
播报
暂停

细品“翰墨瓌宝” 漫赏碑帖珍本

2024年3月25日 现存《鲜于府君(光祖)墓志》原拓二本中,上海图书馆本曾为清代著名碑版收藏家陆恭松下清斋旧藏,故陆氏婿潘世璜之子遵祁所录《须静斋云烟过眼录》中有记:“松雪《鲜于府君墓志》,小楷...
播报
暂停

【文宫原创】板燕纪事_网易订阅

2019年7月16日 据刘老师讲,徐三贤公的是现在保存得很好的八卦坟,有墓道和铭文。我们去看到墓地周围有许多柏树,碑还保存完好,碑的下半部分已被泥土淹没。据说在前几年才被徐家后人淘了部分出来,...
播报
暂停

旧貌新猷,从私家花园到墓志博物馆(上)

2023年12月13日 刘楷锋在《千唐志斋研究》中就引用《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》的记载,列举唐宋六志为例:唐康敬本墓志,“民国廿五年(一九三六年),洛阳城北十四里前海资村西南出土。所出陶器共计三百件,...
播报
暂停

「永樂2022春拍」寸纸寸金的古籍瑰宝

惜《董美人墓志》志石一如红颜薄命的主,于清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,毁于兵燹。此拓本薄如蝉翼,笔画丰润,后世称“关中淡墨本”。此志原石拓本传世稀少,此本 “似”字“丿“部完整,未连石...
播报
暂停